5200小说中文网 - 历史军事 - 自古红楼出才子在线阅读 - 第1373章 种师道是适合的辽东主帅人选(第三更)

第1373章 种师道是适合的辽东主帅人选(第三更)

        第1373章

        再来看一看现如今大宋沿海最常见的三千料海船的资料,船身长十丈有余,也就是三十米多,宽为三丈又两尺,那就是宽度达九米多,而船舱到甲板深度约为上米,载重为三千料,也就是两百吨左右,排水量约为八百吨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这个数据,相当的感人,重要的是,三千料,那只能算是大宋最常见的海船。

        往上还有更大的海船,例如五千料的,排水量过一千吨,载重达三百五十吨,直接把四百年后的哥伦布的旗舰装进去都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还不算,据真实史料记载,宋太宗至道三年的统计,大宋这一年造船共计三千三百三十七只。

        北宋徽宗年间,宋廷因为要派遣使团访问高丽之需,诏令船坞制造了两艘巨舰,一艘命名为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,一艘命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。同时委托福建两浙的监司两千料顾募客舟六只随行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康济号与通济号神舟的装载量呢?据《宣和奉使高丽图经》的记录,神舟之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,皆三倍于客舟也。换言之,一艘神舟的装载量至少是六千料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你们以为这就是终点了吗?呵呵,告诉你们,这还不是终点,这两艘神舟并不是从大宋港口驶出的最大船商。

        南宋人周去非的《岭南代答》记述了一种叫木兰舟的巨舰,是从大宋国开往木兰皮国(即非洲西部的穆拉比特王国)的巨型商船:浮南海而南,舟如巨室,帆若垂天之云,柂长数丈,一舟数百人,中积一年粮,豢豕酿酒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一种更大的木兰舟:其舟又加大矣。一舟容千人,舟上有机杼市井,或不遇便风,则数年而后达,非甚巨舟,不可至也。今世所谓木兰舟,未必不以至大言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王大官人来到了这个时代,既然大宋的造船业如此牛逼,海贸如此发达,那自然王洋肯定会顺水推舟的助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大宋的商人,至少可以算得上是秦汉以来,最有社会地位的时代,所以,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,那么,为何不能让他们继续延续下去?

        既然如此,那朕准备让那胶东海军整军备战,等待消息,一旦女直人拿下了辽东半岛,那么水师就立刻前往接防,另外,从东京汴梁,调拔五千精锐禁军立刻开拔,前往胶东待命。诸位卿家以为如何?

        陛下,臣倒觉得,京中禁军怕是不合适去。这个时候,章楶这位老司机看了王洋一眼,看到了王洋那频频示意的眼神,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,上前一步,朝着天子一礼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京中禁军,多未经历战阵,而那辽东半岛,深入敌后,最是艰难困苦之地,若是将士意志不坚,怕是

        天子赵煦想了想,不得不点头承认。卿言之有理,如今禁军虽然勤加操练,可是终究还是少了一丝杀气和锐气

        老臣以为,西北边军可用,可大用。这个时候,苏东坡则插了一句嘴道。这数年以来,我大宋西北边军久经战阵,而且场场皆是恶仗,但我大宋每战必胜,足见西北边军之精锐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子赵煦砸了砸嘴,这话还真没错,大宋现如今最精锐的,怕也就唯有那从尸山血海里边爬出来的百战之师:西北边军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巫山,你觉得呢?天子考虑了一番之后,还是决定问了问王洋这位曾经担任过陕西北路经略安抚使的老司机,他或许更有发言权。

        陛下,二位老大人之言十分中恳,我大宋想要在那辽东半岛立足,非要一只精锐善战,悍勇无匹的劲旅不可,而西北边军,这些年来,一直都在鏖战之中,说是久经战阵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西北之地苦寒艰辛,倒与那辽东之地相仿佛,他们到了那边去,适应起来,也不过太困难,所以,臣也觉得,他们是最适合的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那诸位卿家,你们觉得西北边军众将之中,何人领军为好?天子赵煦抚着自己的下颔,不禁有些小小的激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这是大宋的军队有史以来,第一次前往辽东之地,虽然那不属于燕云十六州,但是,却至少代表着,自己将会做到了自己许多祖先都未曾做到过的事,让大宋的军人,踏足到那已经被异族侵占了数百年,昔日的汉唐故土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苏东坡,王洋,还有章楶三位老司机聚拢在一起,小声的一阵嘀咕之后,最终由苏东坡这位大宋首相来进行发言。陛下,我等以为,陕西北路的银石龙三州防御使种师道是比较适合的辽东主帅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何不是折可适呢?天子赵煦微微一愣之后,略有些疑惑地反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陛下,折将军留在陕西北路,会比去辽东半岛起到的作用更大。苏东坡笑了笑耐心地解释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西夏诸人,最惧者,莫过于王巫山也,而次惧者,唯折将军。折将军数度对阵西夏,而西夏更是被其焚毁兴庆仓,捣毁王陵。今夏军将士若闻其之名,不无心生惧意栗栗而退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折将军若留在陕西北路,当可震慑西夏,警示北辽河东道。使其两国不敢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折将军往辽东而去,那么北辽朝野若是闻之消息必然震动,恐我大宋以辽东为跳板侵其腹地,必兴大军早早来犯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种师道将军,则与折可适将军有所不同,折将军擅攻,而种将军擅守,而且种将军性格沉稳,做事谨慎而不行险。

        重要的是,种将军这些年来,虽然也在陕西北路立下了赫赫之攻,但是名声却不显于世

        听了王洋等三人之言,最终,天子赵煦终于首肯了三个人建言,调种师道以及五千西北边军精锐前往胶东半岛待命,等待渡海上岛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同意了王洋的举荐,决定让那陕西龙州知州宗泽一同前往。到时候宗泽负责治民,而那种师道负责治军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巫山,我大宋,真的能够在那辽东半岛之上站稳脚跟吗?天子哪怕是已经同意了此策,可是,转过了头来看到了那张地图之时,又不禁心生疑窦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辽东半岛,可是三面环海,只要北辽大军来犯,驻岛守军,要么拼死抵抗,要么,就只能狼狈的经由海军,退回胶东半岛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不曾经占据辽东倒也罢了,若是占据了之后再失去,那可就太打脸了,对于天子赵煦的威望,对于大宋的声誉,也有不小的损害。